直播平台Stagecrowd的画质问题

Stagecrowd(下称:SC)是大网络直播时代索尼赶鸭子上架搞的第一方直播平台。各个地方都透出一股草班台子的味道,比如不同直播的账号不互通等等,这里按下不表,专门来黑一下画质问题。

Go for a Sail STUDIO LIVE

第一次用SC是看8月的“LAWSON presents TrySail 5th Anniversary Go for a Sail STUDIO LIVE”。当然,这个活动本身就是音雨骗钱登峰造极之作,下面简单罗列下:

  1. 分割放送上下part,而且事先不公布,硬是在part1播完后才说还有part2。
  2. 每个part都有两个aftertalk,预购只能看aftertalk1,需要专门购买回放门票(“見逃し配信チケット”)才能看(且只能看)aftertalk2。
  3. 播放前有个所谓的“直前talk”,只有预购并且直播才能看到,timeshift没有。(但是,由于他们弱智,part1的timeshift其实并没有剪掉,是可以看到直前talk的233。在part2里修复了这个“bug”。)

这玩意的复杂程度之高,官方甚至“很贴心地”专门准备了个表格来罗列不同票的情况。总之,要看到所有内容,你需要付3800*4+手续费差不多小两万。

另外,官方还在B站进行了转播。票价便宜得多倒是无所谓,但是在回放时,居然事先无预告的突然包含了aftertalk2,让刚交了4000的我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甚至没忍住去动态喷了一波)。

不过搞笑的是,放part2的时候(只有录播,part1时延迟半小时突击加的字幕由于太差闹了大笑话,估计不敢了),虽然官方说明依然是是包含aftertalk2,但是实际并没有(不过好像也没有任何人发现的样子)。另外也没有直前talk。总之算是有点心理安慰……

呃跑题了,让我们来继续说画质。这个活动是直播talk+播片的形式,客观来讲直播部分的画质还是不错的,码率够。

但是播片的部分(正片)画质奇差,码率低全屏马赛克不提,最重要的是颜色完全错误,整个画面偏深,这点和B站版的片源一比就可以很明显看出:

SC直播版
B站直播版

注意这里还仅仅是B站直播的720P版,在回放时升级成1080P画质会更好一些。不过,这个我怀疑不是SC的问题,是片源没提供对(反正你们都是索尼一起骂了吧),因为在Part2没有这个颜色问题。更吊诡的是我搞不懂这个画质是怎么搞出来的,一开始以为是缺了一次TV/PC色域伸张,但是研究了下发现并不是,不懂了不懂了,反正有BD,不纠结。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timeshift(archive)的画质差异问题了。一般而言,这类平台的timeshift有很多种情况,有的就是把直播的源直接再摆出来(比较常见),也有回放重新压制的——由于没有串流的严格要求,回放可以码率、压制参数更高一点。当然,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得用的是更“raw”的源来压制才有意义,否则直接把直播的视频流二压一遍,不管用多高的参数,画质只可能劣化。比如YouTube的回放就是这样,经过服务器转换过一次后,画质只会变差(之前虾泥的感谢祭直播,甚至出现了回放视频比例变扁的搞笑现象)。

SC这里,很不幸地就属于后者。根据前面描述的商法,可以知道有三个视频档:直播,直播的archive,“見逃し配信チケット”进的录播。由于每个都有剪辑的需求(直播的archive不包含直前talk,录播版不包括直前talk且aftertalk从1换成了2),所以内容是不一样的。这里我是不清楚SC是在线提供粗剪功能还是线下剪好再上传(大概率是后者),无论如何,事实就是每个版本的视频画质都有肉眼可见的下降,估计是直接用直播流剪辑二压的:

直播版
直播的archive
見逃し配信チケット

这里截取了正片前的短暂talk(不是直前talk),也就是三个片源都有的部分来对比。当然介于不同视频关键帧不一定一样,这样随便选一帧对比不是100%科学,但是看衣服的纹理也可以看出二压有多过分了:

花纹逐渐消失

再补个B站版对比。虽然加了一次硬字幕,但是画质几乎和SC直播版一致,赞一下。

B站版

哦对了,码率方面SC的直播、录播都是4Mbps左右,当然这个数据本身没啥意义,颜色都不对、或者你播片的片子本身都糊成一坨了nominal码率再高有啥用呢。

TrySailのMusicRainbow07

时间来到前几天,这次观看的是MR07,播片(非生放送)。直播观看其实感觉画质还好,有点欠码但是没大问题。于是让我们来看看archive版。

这次和上次不同,archive版是个单独的片源,而且码率有提升(直播:4Mbps,archive:7Mbps)。但是,又出了新的乌龙:颜色又㕛叒叕错了。先上对比:

直播版
Archive版

如果对比细节,会发现archive版画质确实略微有所提升,但是这个颜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又变深了?还好,这次的原因很简单:两者错了一次gamma——一个是gamma1.8,一个是gamma2.2的效果(至于为啥是这俩数字,一个是Mac一个是PC,具体自己看维基)。如果要修复,只要把后者加个1.22 (2.2/1.8)即可还原成和前者一样的效果(不同软件对gamma或者gamma correction的定义不同,有的软件可能需要用倒数。这里是指PS色阶gamma改 1.22):

PS修改gamma方式 很多播放器也提供播放时修改gamma的功能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是正确的呢?毕竟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反而是上面的太亮。这就需要客观对比了。在转场画面,会出现本次活动的logo:

虽然我没有找到这个logo本身的的高清大图,但是在音雨商店的banner里可以找到一个类似的大图

我们这里只需要把七色色段部分提取出来,然后对比颜色就行了。其实都不需要进PS吸管,肉眼就可以看出明显是直播版颜色更接近这个。

以上是SC内部的颜色问题。那么和其他直播平台比如何呢?这里用Zaiko的来对比。之前就有听说Zaiko码率更高一点(5Mbps),逐帧对比的话,确实细节要多点。但是重点不在这里,而是两者的颜色又有细微的差别:

SC直播版
Zaiko版

可以看到,两者的颜色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仔细看,会发现SC版会在接近白色的地方有过爆的问题,注意右上角背景和鼻子高光。下面这帧可能更明显:

左:SC 右:Zaiko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鬼知道。可以确定的是并不是错误地进行了一次色域伸张那么过分,两者的平均亮度只错了1(RGB)而已。另外也不是BT601/709的区别。我拆成YUV通道对比了下,可以看到只有U通道有较大区别:

左:SC 右:Zaiko

更搞笑的是,如果把archive版那个gamma错误的图,用PS色阶修复一下……

反而是和Zaiko版一样的正确版,而不是直播的那个过爆版(注意看手上的高光)!

(顺便Mocho这皮肤该保养了。)

这次是没办法已经买过票,以后可能尽量不会再买SC了。但是听说Zaiko不能多端登录(我自己没试过),不便于和别人拼车。

BOOK WALKER的新订阅(放题)服务

Book Walker(角川旗下电子书服务,下称BW)日前关闭了原有的杂志放题服务“マガジン WALKER”(下称MW),新开了“マンガ・雑誌 読み放題”服务,直接归属于BW下。

价格方面,从原来的550日元/月涨价到760日元/月(前几个月优惠价,外加有促销送一些BW的积分等),但是增加了漫画放题。对我来说漫画放题基本没有用,不过涨价2美元左右也算可以接受。

其实,我一直有在订阅日本亚马逊的放题服务,那个比较贵,大概980日元/月。优点在于Kindle的破解很成熟,所以杂志都可以下载提取备份。但是亚马逊从大概大半年前开始,放题都不再是0点更新,而是要等到日本时间快中午才更新,就很不爽,于是多定了个MW当备份。而且,MW也有一些亚马逊不包含的杂志,比如《電撃萌王》、连载ML BC的《電撃マオウ》(都是角川系)等等,也不算亏。(顺便吐个槽,作为动画情报志御三家之一的NewType,角川一直故意不出电子版,很猥琐。Animage和Animedia都有电子版而且都是放题对象。)

在今天4月1日放题活动正式启动后,我就购买了看了下。和老的MW对比,首先,新版有日本IP才能点开放题的书/杂志(和BW买电子书其实一样),MW只有登录需要日本IP,有cookie后随便看。进入阅读器后,倒是都不需要日本代理。

基本而言我看的杂志都还有,但是唯独少了看的最多之一的《声優グランプリ》。其实之前预告期间,我就发现下面的名字里没列出声G,以为只是省略了,没想到真的没有。之前《声優アニメディア》被母公司学研プラス卖给イード后,我有担心会不会影响放题阅读;结果那边没问题,反而是声G没谈妥。

这里插播一段。声G的电子版的画质一直都很差,图片压缩率很高,满脸的JPEG artifacts,而且还经常有锐化过度、缩图出锯齿的问题。相比之下,声A的可以说是超高清了。另外,我最近还发现,声G的MW版和Kindle版的颜色是不太一样的。MW版的对比度偏低,而且稍微有点色偏:

很难说哪个更好,但是至少声G的官推的sample图都是和Kindle版颜色一致,姑且认为那个应该是正确的版本吧。另外Kindle是1920px高,MW/BW是2048px,区别不大。

提取

当然,比起Kindle,MW或者说BW系的破解一直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客户端的破解异常复杂。虽然网上有零星关于破解的消息,但是角川经常升级,所以少数掌握破解方式的人一般都不外传。(写这文的时候去看了下,发现BW居然已经直接停止支持客户端了,PC只能用web看现在。我之前装的客户端倒是还能用。)

与之相对,网页版的破解就容易许多。虽然BW/MW的js依然是加密的而且又臭又长,所以破解也很难(远超出我的能力),但是不难找到部分函数比如渲染canvas的函数,然后强行hook把解码后的图片保存。这样虽然无法做到无二次压缩保存原始图片(其实也不可能,因为网页版服务器提供的就是混淆后的文件压成JPEG),但是至少1:1比例的图源可以拿到。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可以参考Jixun大的日志。(要自动保存的话,Chrome需要加参数--disable-web-security --user-data-dir=XXX来破掉tainted canvas的问题(第二个参数不能省略,否则第一个参数无效)。)

之前BW用的js是viewer_image_2.0.10_2019-09-18.js,而MW用的是更老的viewer_image_v0.1.10_2018-11-15.js。两者功能基本没区别,但是渲染canvas的函数一个是window.NFBR.a6G.a5x.prototype['b9b'],一个是['B0F']。现在,两者(BW本体的web阅读器网址是的viewer.bookwalker.jp,放题的是viewer-subscription.bookwalker.jp)统一成了viewer_loader_2.0.15_2020-03-05.js,但是函数位置没变还是['b9b']

新版放题某些杂志图片的白边问题

在更新之后,我打开一本声A,首先注意到的是图片渲染好像有点小问题——有白边。

这里要先说一下BW的viewer是怎么渲染的。其渲染函数有5个arguments,分别是:

targetCanvas, page, image, drawRect, flag

第一个就是目标<canvas>元素,第二个是关于page的一些参数(见下图):

page

第三个是image的参数(其实基本就只有width和height),drawRect是你要draw的大小(取决于屏幕和zoom比例),flag是说是左页还是右页。

在正常观看的时候,由于屏幕显然没有2000+px那么高,所以实际的drawRect是一个很小的数,比如几百px。但是如果你要下载原图的话,就可以把原始的size填进来(保证canvas的高宽一致)再保存,就可以把原始大小的图片渲染进canvas然后保存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page 的size(width, height)和image的size一般是不同的:BW和MW里,两者的高度基本都是2048px,但是宽度不同。以我买过的某一期My Girl为例,page size是1586px宽,image size则是1592px宽。到底哪个才是“原始大小”?

你可能会想,那我们肯定要取image size,这样才是原图嘛。其实不然:根据我的观察,page size才是图像的原始大小,而image size之所以会大一些,可能是因为混淆加密的需求,而在原始图像上加了白边凑到mod 8导致。事实上,可以分别下载两者比较,结果就显而易见。在用page size作为你的drawRect以及canvas大小后,下下来的图直接就是没有左右白边的(对于跨页图用了page size后,你下载的图能和网页viewer一样,能直接完美拼上中缝)。

但是在新版放题的viewer-subscription.bookwalker.jp里,就不是这样了:以这本声A为例,我发现page size变成了1851×2339,而image size变成了1856×2344。

而且,在viewer里都有肉眼可见的白边了,跨页图根本没法完美地拼在一起:

newbw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我们应该渲染成page size还是image size下载呢?之前两者的高度是相同的,选择page size仅仅是等于自动切了白边,不影响有效内容;但是现在连高度都不同,会怎样渲染呢?

经过测试,可以得知:还是应该选择page size。如果使用image size导出,会得出一个看似大了一点、但是仔细看会发现图片变糊(这个在有字体的地方比较明显,看照片部分一般看不太出来)——所以其实是用原图放大搞出来的。所以,只有用page size,才能正确输出1:1比例的原图。

其实回过头去看上面我贴的那个page参数,其实已经可以看到这两者的差值(宽高各5px)正是那page对象info里的DummyWidthDummyHeight。上面举例的2048px的书,则是DummyWidth: 6DummyHeight: 0。所以答案很明显了。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2048px的那个书即使用image size下载也不会拉伸,只是加白边而已,这里会罢了(因为渲染函数会保证宽高比不变)。

至于切割白边,由于这里1856*2339/2344~=1852,和比page size的1851只错了1,基本等于没有自带切白边,而上面说到的四周多的白边其实是原图的一部分了(否则在viewer里的渲染效果也不会中间有白边),所以只能自己下载后手动切除。

手动切除白边后,尺寸变成1835×2317,看似比之前的1621×2048要大,但是仔细对比后感觉字体还是稍微糊了些,可能还是upscale的。不过,我也发现其颜色比旧版要好(比如红色没有明显劣化),所以有可能使用了比较高的quality或者没有用sub-sampling(4:2:0或者4:2:2)。

这里对比三种:

compare

如果要问我的话,我还是觉得2048px才是没有放大过的尺寸。其他都是从比较小的尺寸放大过的(倒不是说“原始尺寸”就是2048px,因为出版社提供给BW的应该是更大的分辨率。只是BW放题这个感觉是用先缩了一次的图又拉伸了一次的感觉。)

不过,并不是所有杂志都有这个问题,比如萌王就没有。可能只是BW内部转换出了错误,比如默认所有图都是一个高宽比,不够高的加白边之类的。

目测BW放题无论是服务本身还是技术上还会有各种微调(虽然对日本程序员不抱什么希望),我们拭目以待。

电影的原理:视觉暂留还是“似动现象”?

其实实在是很不想再碰这个话题了……但是就算刻意不去想也一直在脑子里回绕,还不如写出来这样舒服一些。咳,回到正题。其实还是上次提到的那个撕逼视频又出了续集,作者这次专注于讨论电影(准确地说,motion pictures)的工作原理到底是怎样。

电影的原理,就是指一切从走马观花到电影到动画到任何视频甚至到显示器的原理——快速播放一系列稍有差异的静止图像,会让人感觉图像中的物体动了起来这一现象。

和上次一样,电影的工作原理也有所谓“主流”观点和“新”观点两种。主流观点就是视觉暂留。什么是视觉暂留(persistence of vision)?这种理论声称,人眼(准确地说是视神经)有一种生理特性,就是当一个物体被视神经看到之后,其像会在视神经上暂留一段时间,具体时长约为0.1秒至0.4秒,视光的强度而定。当然,这种说法有些含糊:这种特性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是什么生理构造导致的?),“暂留”的像是稳定持续然后突然消失还是逐渐消失?不过还好,这些细节问题和今天的讨论的话题无太大关系。

可以说,视觉暂留是一种被广泛观察到并且实验可以确认的现象。一个最简单的实践例子就是CRT显示器或者是日光灯管这类频闪发光的设备——CRT显示器的原理大家应该知道,就是一个电子枪从上到下逐行扫射,其实每个“像素”的发光时间只有很短,绝大部分时间(按比例)都是黑的;但是由于扫射的频率足够高,人眼就看不出区别。但是由于是这种高频的脉冲信号,如果用其他以固定采样率采集的设备(如摄像机)去拍摄,就会看出闪烁和滚动的现象。如果人眼没有视觉暂留现象,则无可能接受这样的图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LCD或者说电影/动画的成像原理则完全不同——这两者都是持续发光的,也就是说如果是24帧每秒的的电影,每一帧都会持续显示1/24秒,而不是CRT那样的脉冲信号。也就是说即使人眼没有视觉暂留现象,看这些设备也不会觉得“闪”(但是有个特例:传统电影胶片放映机中会用遮挡板加入黑场;这个则必须要有视觉暂留才能消除)。

但是关键问题是,是否是视觉暂留导致了人会将连续放映的静止帧视为运动。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视觉暂留到底能否“修正”这个不同。很显然,一个真正运动的物体其像是完全连续的——具体的连续程度视人眼的“采样率”或者说时间分辨率和运动速度而定——但是motion pictures则仅仅是一堆不断变化位置的静止图像。那么,将视觉暂留的效果加在这个上面,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如果是真实运动,以观察一个物体直线匀速运动0.5秒为例,假设运动了300单位,而视觉暂留的时间是0.1秒(假设完全暂留,没有渐隐效果),那么在最后一秒你眼中呈现的形象应该是类似下图这样的拖影效果:

%e6%9c%aa%e6%a0%87%e9%a2%98-2

如果是是静止图像组成的“运动”呢?假设帧率是20fps,那么这0.1秒内也就只有两帧,也就是一头一尾两个图像:%e6%9c%aa%e6%a0%87%e9%a2%98-2

因为中间的图像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就算你如何“残留”,也就是只有两个完全不相连的图像不断自己叠加而已。

不过,如果不断地提升帧率,最后达到一个类似这样的结果:

%e6%9c%aa%e6%a0%87%e9%a2%98-2

这样,可以说是和真实运动的“像”比较接近了。可以看到,如果两帧之间的运动足够接近,在经历视觉暂留后,可以逐渐达到一个接近真实运动(也是after 视觉暂留)的感觉。另外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推导出动态模糊在低帧数的下的效果(注意:这里用PS滤镜模拟,运动物体的信号强度被背景给平均掉了。在真实摄影中,由于相机是持续曝光的,实际效果要强于这个。懒得作图了!):

%e6%9c%aa%e6%a0%87%e9%a2%98-2

同样只有2帧的情况下,效果要比上面那个图强不少。

至于多少FPS才算够用,还是之前的理论:物体帧间位移要足够小才行。或者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个时间,物体运动速度比帧率的比值要低。这倒也算容易理解:只有够小了,整个“轨迹”才够连续,和“真实运动”的能相近似。

说了这么多,在我看来视觉暂留现象,至少逻辑上能够自洽。那么“似动现象”又是什么新理论呢?注意这里我打了个引号——因为“似动”其实就是指这种渐进的静止图像被人眼错以为是运动,所以叫似动(apparent motion或者apparent movement),是对这一“幻觉”的描述而不是解释。不过中文文献中似乎莫名地喜欢用这个名字来和“视觉暂留”相对立,这里也姑且用一下。

事实上,不止是这个名字,整个所谓“新理论”都语焉不详,或者说很难概括出中心思想。这里推荐真心感兴趣的看一下这篇为新理论摇旗呐喊的旗舰级文章,The myth of persistence of vision revisited——因为几乎所有的中文文献,都是从此综述中摘取的观点,包括这篇最为详尽的,某学报上的几乎全篇纯翻译上文的“论文”。大致上来说,此文有这么几个观点(依研究的时间顺序):

1)用“视觉暂留说”来解释运动知觉(或者说,似动幻觉)是不对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全面的,应该从更“后面”(即大脑或意识层面)来分析。也就是说,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不同像之间的“熔合”(即暂留)到底是在视网膜/视神经上发生的,还是大脑内补完的?

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解剖学或者生理学上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只是罗列了一堆19世纪研究者的观点之后然后泛泛地说“从20世纪初起,基本心理学家研究都认为是后者(“occurring in the brain or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而不是前者了”。

之所以强调证据,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如此,才能区别这两者——因为如果把从人眼到大脑整个部分视为一个黑箱,两者在外表象上并无本质区别——你无法仅仅通过心理实验,就证明是A不是B。例如,上面提到的由于视觉暂留而导致人眼无法察觉到频闪的问题,也完全可以从“视神经上暂留”转移成“大脑里暂留”,没有任何区别。

2)格式塔学派的奠基人之一马科斯·韦特墨1912年提出的新理论,beta movement和phi movement。其中beta movement是指“the object at A seen as moving across the intervening space to position B”——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如果从A“瞬移”到B,在一定情况下会被人眼认为是平滑运动——phi movement则是“objectless or pure motion”——无物体的或纯运动。如果不是很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图说话:

(左beta,右phi,图片来自Wikipedia)

嗯等等……是不是哪里不对?这不过就是把似动现象更详细的描述了一下吧!尤其是左边那个不就是动画吗啊喂!解释呢?好像有一条来自某个学者的:“As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Munsterberg proposed a central “filling-in” or impletion process. In the traditional two-element display, he would argue, the two stimuli are perceiv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he observer’s mind fills in the gap — movement is “not seen from without, but is superadded, by the action of the mind.””嗯大概就是说人的意识脑补了中间并没有看见的的运动?在我看来这是正确的废话:地球人都知道中间的运动并不存在,但是被人当成了存在了;你这一句mind fills in the gap根本就是把现象换了个方式再说了一遍。而且这充其量算是定性,为什么gap大了不行?gap多小才算可以?

呃那我们再看看维基吧——“[Beta movement] is caused by the fact that the human optic nerve responds to changes in light at about 10 cycles per second,[citation needed] so changes about double of this are registered as motion instead of being separate distinct images.”喂这根本又绕回去视觉暂留了吧!而且那个citation needed好刺眼!

3)第三章则有点意思。作者把似动分成了“短程似动”和“远程似动”,并且提出两者的机制是不同的。其主要论据是,实验发现当两个点先后点亮时,如果两个点相距非常远,反而会被人感知成运动;当距离逐渐缩近后,似动的错觉消失了,直到两个点足够接近才会恢复。作者也提供了一些临床证据来背书这一理论。最后作者提到,在电影中出现的似动现象,应属于短程似动,其感知的原理应该和真实的运动的感知原理一样(即对人来说,两者感知上是一样),而不是上面提到的“视觉暂留”或者“phi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理呢?这很重要还是全文引用吧:

If we viewers process the motion in a motion picture the same way we process motion in the real world, then we must ask how we process motion in the real world. The short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that we process movement in active meaning-seeking ways. We rapidly sample the world about us, noting the things that change and the things that do not change. We turn our heads for a better view; we move left or right to g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different angle. We move closer or farther away. We actively seek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ngs that interest us. We seek greater clarity of both our vision and our understanding. And our perceptual system continuously notes whether everything in our field of vision is moving or whether only certain things are moving, the former indicating that we are moving, and the latter that something else is moving. These are elements to ponder in a new theory of the motion picture.

就不完整翻译了,大致意思是,人是“主动地”去感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比较物体位置的变化,人可以区分出什么物体是在运动,或者是自己在运动。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研究电影的原理(这个说法倒是让我立刻想到了坐火车的时候有时候会分不清到底是对面的车再走还是自己的车再走的问题——其实人脑还是挺容易被骗到的啦)。是不是有点抽象?

虽然前面吐槽了那么多,其实看到这里反正稍微有点可以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了。让我们假设人的视神经完全没有视觉暂留,而人脑中也不会有视觉刺激上的“暂留”——但是人显然依然可以感觉到运动:因为你记忆中(而不是在视觉信号上有残留)就知道这个物体原来在哪,而他现在又在哪。只要你的意识(自主地不自主地)比较这两个位置,自然可以知道物体的移动。不过其实还是上面那个“mind fills in the gap”的问题,说的是挺好,但是太笼统,而且似乎上升到了讨论“意识到底是什么”的哲学范畴(似乎这恰恰就是“格式塔学派”要解决的问题)。

大体来说,“视觉暂留”和新的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理论感觉都有其各自的道理,而且说不定两者根本不矛盾,无非是不同的出发点。不过我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既然人能把高频闪光当成连续亮光(这个好像只能用视觉暂留来解释了?),那相似位置的离散图像当成运动的单一物体似乎也挺自然而然的。所以还是更倾向于“暂留”理论。哦不过,到底“暂留”现象是不是存在在视神经层面,倒是可以用临床证据证明一下,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我倒是对这点并没有什么执着,就算眼睛没有暂留,也无非是把这种现象转移到大脑内部罢了。

而且民科一下,如果假设人眼的采样率有极限,其实也能解释前面提过的远程似动问题:所以如果一个真实物体运动过快,连人眼都无法捕捉到连续的运动轨迹。与此同理,如果有两个闪光相距很远先后点亮,虽然中间“缺帧”非常严重,但是由于和现实中的超高速运动物体的表征一样,人眼反而觉得是在运动了。

最后提一下视频中的另外一个话题,critical thinking。对于这种偏冷门的或者说没有定论的消息,切勿看了一个说法就信以为真,或者觉得字多就是真。最基本的基本,要先看看逻辑说不说的通。如果逻辑都不通,那就算有真理在,至少这个版本的解释是不靠谱的。或者是一到重点问题就支支吾吾的类型,比如视觉暂留,我随便看了几篇的说法都是只提视觉暂留,就是不说视觉暂留为啥能导致似动,也说不清楚。看维基也是,虽然维基总体而言在技术条目上完全胡扯的比较少,但是你得多留点心才能搞清楚到底哪些才是“主流观点”,哪些是“新理论”。这现象在小众条目里很常见,一般来说就是一个编辑持有观点A,先把条目都编辑了一遍,后来又来了个编辑B,可能刚看了篇儿网上的“谣言终结”的文章正兴奋呢,感觉“诶你看看你,还在扯这老黄历”去其中几个条目改吧改吧……这么翻来覆去几次,互相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你看视觉暂留,里面说被beta和phi movement理论给disprove了;你看beta movement,又说他的原因是视觉暂留…

小众问题其实还有个问题就是愿意写干货就那么多,经常你交叉看了4、5个地方发现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好歹自己动动脑子把线条捋一捋吧…当然更多的是直接复制直接不带脑子的,中文社区太多了就不提了。

 

换主板小记

闲着没事儿干写的流水账一篇。

从快3年前装机起一直服役的技嘉GA-B85M-D3H,因几个月前因失手将一杯水倒进机箱,无法完全正常工作。虽绝大部分功能在晾干后完好如初,但是每次关机后会自动重启,必须关掉电源上的硬开关才行。稍微在Amazon浏览了下价格后发现同款主板的价格居然不降反升,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花更贵的价格买3年前的产品,这事儿一直也就搁置了下来。

不过每晚睡觉前要手动去后面关电源,确实不便,更烦的是半夜挂下载无法再指望靠软件自动关机。于是瞄上了缩水版的GA-B85M-DS3H-A。奇葩的是连这缩水版的价格,都高于我当年的原版。靠Camelcamelcamel上挂的提醒,可算逮到一次降价到50刀的机会买了回来。

在拖延症了2天之后终于开装。之前通过网上配置已经大概清楚缩水了哪些:

  • 少了一条PCI-Ex16插槽(x4速度)
  • 音频芯片微缩,由6个降级为3个音频接口,阉了S/PDIF输出(官网居然还把音频拿来当卖点也是不懂…)
  • 少了个TPM接口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用不到的功能。比较关心的SATA接口依然是SATA3*4+SATA2*2的配置,基本别的就无所谓了。

不过真的到货一对比才发现细节方面也缩了不少:首先长度缩短了一些,布局更紧凑了;这理论上其实算是个好事,因为这机箱在D3H最外面一侧对应的螺丝孔下面居然无洞装铜柱,导致整个主板右侧是悬空的,每次插上面的线都觉得很玄乎;不过事实上来说,因为过于紧凑,有一个SATA3扣直接被显卡压住,线的插头处稍微粗大一点就会顶到显卡风扇……还好我把2条线交换了一下之后正好碰不到。CPU左侧的散热器直接没了(虽然我感觉那块只有几个电容和方块状物,不知道哪里值得装散热器)。南桥的散热器上面少了个印有技嘉logo的盖子(果然低端太丢脸了不值得印Logo上去么)。其他用料也以肉眼可见的程度缩水。

安装过程总体没什么问题,如我所料唯一的难点是CPU风扇:上次涂硅脂的时候已经搞断了一个脚,没想到只有三个脚的情况下还是怎么塞都有一个进老不去,折腾了5分钟。硅脂偷懒没重涂(而且被我抹得风扇底面到处都是),后来测试下温度还可以接受。哦在拆主板后面板那个铝片的时候还把手给划了……一开始没发现险些血溅CPU。

顺便把上次挂掉的3T硬盘拆了,感觉空间还是略紧张于是换了个闲置的1T的当下载盘。

装完开机测试,系统自动装了网卡+声卡驱动,不过还是自己去官网手动下了声卡的驱动更新了下。关机测试,正常无问题。